到了2025年,全球跨境支付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,出现了大变局,许多新的趋势对传统格局产生了冲击。接下来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2025年跨境支付的六大趋势。
全球支付系统互联
国际清算银行(BIS)的Nexus项目是推动全球支付系统互联的关键力量,新加坡PayNow与印度UPI实现直连,这一举措开启了跨境支付新篇章,东南亚多国在加速区域网络整合,它们努力摆脱传统SWIFT复杂流程,以往用SWIFT进行跨境支付,手续繁琐且耗时长。如今,借助新的互联体系,跨境支付实现了全天候实时化,其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。
全球支付系统实现互联,这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,还缩短了跨境支付所需的时间。各国支付系统连接数量不断增多,在此情况下,商家和个人进行跨境交易时会变得更加便捷。与此同时,这给传统银行的跨境支付业务带来了挑战,使得银行必须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新的服务模式。
实时支付盈利转型
实时支付完全改变了传统跨境汇款依靠资金滞留利差的盈利方式,过去,资金滞留产生的利差是关键盈利源头,然而实时支付使资金能快速到账,这种盈利途径不再行得通,所以,金融机构不得不转向规模化运营以及增值服务,比如提供动态风控和实时反欺诈算法等服务。
实时支付普及了,用户体验变好了,资金能及时到账。对金融机构来说,提供增值服务,不但能弥补利润损失,还能增强客户粘性。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持续升级动态风控系统,有效降低了支付风险,提高了市场竞争力。
稳定币成新基建
稳定币具有锚定法币的特性,还能实时在全球流转,正因如此,它正从“加密工具”转变为跨境支付新基建。过去,稳定币常因监管等问题面临质疑,如今,随着监管与技术协同进化,它加速融入全球金融体系。稳定币如同数字世界的现金,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。
稳定币的发展给跨境支付带来了新的可能,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本地金融体系不完善,稳定币在这些地区的应用可促进经济发展,与此同时,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开始关注稳定币支付的潜力,探索更多应用场景。
API标准接口变革
跨境支付正经历转型,从定制化对接转变为“即插即用”的标准化接口,API统一语言成为了核心纽带。开放银行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延伸,同时企业对高效透明的支付流程有需求,这推动了API的发展。借助标准化API调用,企业不用逐个国家去适配,就能够完成复杂的跨境支付。
蚂蚁国际、Airwallex等平台已借助单一API整合全球数百种支付方式,这种标准化API将新市场接入周期从数月缩短为数周,大幅提升了支付效率,模块化API服务还能支持企业按照需求搭建支付流程等增值服务,进而重塑了支付生态。
AI深度渗透支付
2024年AI在市场引发轰动,到了2025年,它深入渗透进跨境支付领域,在风控和汇率管理这两个核心环节,AI带来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变化,像Wise等公司依靠AI引擎提供换汇服务,用接近市场中间价(只加价0.5%)取代传统银行3%-5%的高差价模式。
在风控方面,AI可以实时监测交易数据,还能快速识别风险。它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,持续学习并优化,以此提高风控的准确性。在汇率管理上,AI能够分析市场趋势,能为企业提供更合理的换汇方案,进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支付与供应链融合
跨境支付正在升级,不再只是单纯的“资金过手”,而是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枢纽。支付平台凭借交易数据方面的优势,嵌入融资、风控等服务,进而形成“支付即金融”的闭环生态。支付数据能够实时反映供应链的运行情况,还能精准评估信用风险,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即时融资。
蚂蚁Trusple平台是个典型例子,它能通过分析跨境贸易数据,为银行提供放贷依据,还能帮助中国出口商把收款周期从90天缩短到10天,这种融合依靠AI等四大技术突破,使支付和供应链金融紧密结合,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你觉得未来哪种跨境支付趋势会带来最大影响?要是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,可别忘了点赞,也别忘了分享。